优秀的手机游戏下载网站
首页 迫击炮真正的读法是pai吗?po是不是正规的读法

迫击炮真正的读法是pai吗?po是不是正规的读法

发布时间:2023-10-18 11:21:36 编辑:手游妹妹 阅读量:313次

迫击炮正确的读法是pǎi ,pò是错误读法。

读“pǎi”意为迫击炮,一种火炮。用座钣承受后坐力,身管短,构造简单,重量较轻,初速小,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,射角通常在45˚以上,弹道弯曲,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。

读“pò”意为压制;硬逼;接近;急促。

扩展资料:

迫击炮是利用座钣承受后坐力发射炮弹的曲射火炮,其特点:

一是射角大,射角一般为45°-85°,弹道弯曲,初速小,最小射程相对近,对无防护目标杀伤效果好,适用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。

二是可以配备多种炮弹。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,用于歼灭、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,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;还可配用烟幕弹和照明弹等特种炮弹。

三是体积小,重量轻,结构简单.操作方便,射击时,身管后坐能量通过座钣由地面吸收。行军时身管、座钣可分解,所以便于携带。

迫击炮问世以来,被广泛运用于战争,尤其是山地战和堑壕战,配合步兵小单位(连、排、班)作战,为步兵之制式火力支援武器。特别适合于用来对付遮蔽物后方的目标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汉语-迫

迫击炮为什么读pai 迫击炮读音和解释

名词专有读音,pǎi jī pào,表示一种火炮。用座钣承受后坐力,身管短,构造简单,重量较轻,初速小,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,射角通常在45°以上,弹道弯曲,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。

其它读音:pò

意思:

1、压制;硬逼。

2、接近。

3、急促。

组词

1、从容不迫[cóng róng bù pò] 非常镇静、不慌不忙的样子。

2、迫害[pò hài] 压迫使受害(多指政治性的)。

3、迫不及待[pò bù jí dài]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,急迫得不能再等待。

4、饥寒交迫[jī hán jiāo pò] 冷饿交加。

5、迫不得已[pò bù dé yǐ] 迫于无奈,不由得不那样(做)。

6、迫降[pò jiàng] 飞机因迷航、燃料用尽或发生故障等不能继续飞行而被迫降落。

”迫击炮”为什么叫”迫击炮”呢?”迫击”是什么意思呢?

1、迫击炮读音:[ pǎi jī pào ];一种从炮口装弹,以曲射为主的火炮。炮身短,射程远,可破坏敌方的防御物及城堡等建筑,最远射程可达三千公尺。

迫击炮真正的读法是pai吗?po是不是正规的读法

2、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、射角大,弹道弧线高,以座钣承受后座力,采用炮口装填、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。从炮口装弹药,以曲射为主的火炮,炮身短,射程较近,轻便灵活,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。

pai有三声吗?

“迫击”就是指近战攻击。

迫击炮的起源有很多说法。迫击炮的前身是臼炮,世界上的第一门应用于战斗的迫击炮是在日俄战争期间,当时被称为“雷击炮”。1915年,迫击炮逐渐大规模服役,配属步兵营一级使用。

我国近代的东西,如果在历史上找不到出处,那必然与日本有关,比如说“政策”、“方针”、“电器”、“电气”等等现代新词汇,“迫击炮”这个火炮名称同样如此。

迫击炮由俄国发明,俄语名称为“миномет”,所以西方国家在为迫击炮命名时也使用发音与俄语相近的“mortar”。

日本作为亚洲国家中唯一一个列强国家,在发展迫击炮技术时,很难像命名“间谍”那样直接译音“SPY”,所以对这样的火炮就以它的特点命名为“迫撃炮”。

在日语中,“迫”和“撃”的意思分别是被动和机械,由于迫击炮是一种用炮弹撞击火炮击发撞针实现发射的火炮,区别于传统的击发撞针撞击炮弹实现发射的火炮,同时这是一种多用于近战的短射程火炮,在我国古代对“迫”字的释义为“逼也,近也,”因此以深受我国古代文化影响的日本就以“迫撃”来表示这种火炮的特殊性,并以此为其命名,这就是“迫击”的意思。

在过去,“迫撃炮”的正确读音为“pò ji páo”,而不是现在的“pǎi ji páo”,“迫”字在普通话里自古以来就没有“pǎi”这个读音,而这个读音是近代才发明出来的。

下图为美制120mm高精度迫击炮,迫击炮时由沙俄发明的,这款重型高精度迫击炮的外形最接近过去迫击炮刚发明出来的外形。迫击炮首次投入战场始于日俄战争时期,相信这也是过去日军十分重视迫击炮战术应用的原因——被老毛子打得太疼了。迫击炮至今仍然是步兵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。

那么问题就来了:为什么原本读“pò ji páo”的迫击炮,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“pǎi ji páo”了呢?

答案仍然与日本有关,自甲午战争输给日本以后,我国的社会风气开始从敌视日本转变成崇拜日本,这也是晚清开始大批量公费派遣留学生到日本学习的原因,更有甚者直接自费到日本留学。

公费留学生的代表人物为常凯申,自费留学生的代表人物为蔡锷、唐继尧,他们学成归来以后迅速成长为新军将领。

这样的风气造成的结果就是全面学习日本,以至于不论是军队条令、操典还是武器装备名称,几乎都直接照搬日本标准。

武器装备名称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步枪(日军名称为“步兵铳”)、机关枪(机关铳)、战防炮(反战车炮)、战车(坦克、装甲车)等等,当然也少不了迫击炮(迫撃炮)

到了北洋时期,地方军阀势力已经不再服从中央官制,武器装备名称也就不存在统一标准,再加上80%的文盲率,各个地方军队干脆以自己的本地方言为各式武器装备名称。

最典型的代表是德国毛瑟手枪,北洋政府的命名为“7.63公厘毛瑟手枪”,而地方军阀的命名就显得五花八门了,比如盒子炮、自来得、驳壳枪、镜面匣子等等。

下图为德国毛瑟兵工厂原装的驳壳枪,该枪在我国的名称非常具有特色,是最具代表性的,如果当时迫击炮也能像驳壳枪那样普及,相信他的名称也会像驳壳枪那样五花八门,可惜的是即便炮击炮只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前线支援火力,但对于积贫积弱的我国而言仍然过于高大上,所以只发明出一种名称——“pǎi ji páo”。

而迫击炮从日本引进以后,就直接以日文“迫撃炮”来命名,即“pò ji páo”,可见迫击炮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旧中国军队里,“迫”字都是读“pò”的,这个字从古代以来就没有“pǎi”这个读音。

然而咱们国家的地方方言在发音上与官话的发音区别还是蛮大的,其中就包括“迫”字,大多数方言在读诸如“迫害”、“逼迫”、“强迫”时“迫”字的发音就不是“pò”了,而是“pǎi”,在称呼迫击炮时自然就以方言“pǎi”来发音。

久而久之,从日本人那里传过来的“pò ji páo”也就成了“pǎi ji páo”,而“迫”字的读音也就这样被发明出了第二种读法,也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的“pǎi ji páo”迫击炮,可见中华文化确实博大精深。

所以以后看到别人把“pǎi ji páo”迫击炮读成“pò ji páo”迫击炮时,千万不要笑话,兴许人家才是对的。

有的。pǎi,迫,排。    

迫,pǎi〔迫击炮〕一种火炮。 

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、射角大,弹道弧线高,以座钣承受后座力,采用炮口装填、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。该炮从炮口装弹药,以曲射为主的火炮,炮身短,射程较近,轻便灵活。迫击炮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。

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,于1955年-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(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)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。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,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。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。1982年,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(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)。

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。2008年9月,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“通用拼音”改为采用“汉语拼音”,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,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,自2009年开始执行。

以上就是关于迫击炮真正的读法是pai吗?po是不是正规的读法全部的内容,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,可以关注我们,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!

更多相关资讯

迫击炮正确的读法是pǎi ,pò是错误读法。 读“pǎi”意为迫击炮,一种火炮。用座钣承受后坐力,身管短,构造简单,重量较轻,初速小,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,射角通…
查看详情
迫击炮正确的读法是pǎi ,pò是错误读法。 读“pǎi”意为迫击炮,一种火炮。用座钣承受后坐力,身管短,构造简单,重量较轻,初速小,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,射角通…
查看详情
迫击炮正确的读法是pǎi ,pò是错误读法。 读“pǎi”意为迫击炮,一种火炮。用座钣承受后坐力,身管短,构造简单,重量较轻,初速小,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,射角通…
查看详情
相关资讯
猜你喜欢